Workflow
三部门联合印发支持项目目录 绿色金融发展空间广阔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2025-07-31 08:02

政策支持与市场发展 -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以加大金融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和美丽中国建设力度 [1] - 绿色信贷规模全球第一 绿色债券和绿色保险市场规模居全球前列 2030年实现碳达峰目标资金需求预计超25万亿元 [1] - 2025年3月末绿色债券累计发行4.3万亿元 其中绿色金融债累计发行1.8万亿元 [2] - 绿色金融债发行规模同比显著升高 因政策支持、企业绿色转型需求强烈及市场利率较低等因素推动 [2] - 中国人民银行等4部门2024年10月印发文件强调提升金融机构绿色金融服务能力 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 [2] - 2025年一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40.61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9.6% 一季度增加3.56万亿元 [3] - 分用途看 基础设施绿色升级贷款余额18.11万亿元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贷款余额8.13万亿元 生态保护修复和利用贷款余额4.81万亿元 [3] 重点领域投资 - 国家开发银行2025年6月13日发行80亿元3年期绿色金融债券 发行利率1.32% 认购倍数达2.33倍 [4] - 募集资金用于支持污水处理、再生利用及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运营 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运营等城市更新领域项目 [4] - 相关项目预计可实现年减排二氧化碳4.46万吨 节约标准煤2.2万吨 [4] - 监管部门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城中村改造 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推动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5] - 金融机构参与基础设施建设 满足水电气暖、交通仓储、通信、城市管网和地下综合管廊改造等领域融资需求 [5] - 鼓励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通过债权投资、股权投资、物权投资等多种方式参与城市更新 [5] 产品创新与气候应对 - 绿色金融工具仍以传统信贷和债券为主 创新性产品不足 如天气衍生品在中国尚未推出 [6] - 近30年间保险行业92%的损失源自气象直接或衍生灾害 [6] - 中国人保升级成立中国城乡居民住宅巨灾保险共同体 创新研发PICC气象指数保险定价模型 [6] - 巨灾保险保障范围从单一地震灾因赔付拓展到包括地震、台风、洪水、暴雨、泥石流等多种灾因赔付 [6] - 保险是风险分散的重要工具 但仅靠保险不够 需要更多工具来应对气候变化 [7] - 金融与气象将更加紧密协同 助力金融服务管理及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