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概况 - 2025「以"匠心"至"世界"」出海大会于7月25日在杭州举办,聚焦全球化与出海领域,涵盖消费、科技、电商、金融、新能源等热门行业 [1] - 大会设立主会场及分会场"投资金砖"-国别合作对接会,包含10余主题演讲、5场圆桌对话及创新名册发布环节 [1] - 特别策划文化融合与本地化运营圆桌讨论,主题为"从文化出海:中国产品如何火遍全球?" [1] 参会企业介绍 - 趣丸千音:趣丸科技旗下视频翻译一站式AI工具,搭载自研AI语音、AI音乐生成和数字人技术 [4] - DataEye:成立于2013年,提供游戏、短剧等行业大数据服务,主要产品为ADXray营销数据分析工具及"剧查查"短剧服务平台 [4] - 敦煌网:国内最早的小额B2B跨境电商出口平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交易、营销、履约等一站式服务 [4] 文化出海市场趋势 - 2025年文化出海呈现"精品化、IP化"趋势,数字内容成为核心载体,短剧出海规模增速显著 [7] - 中国文化出海正从"量"向"质"跨越,如《黑神话:悟空》等3A作品及泡泡玛特Labubu等文化IP已形成初步影响力 [7] - 预估2025年海外短剧市场规模达45亿美金,女频内容占比77%,偏好"大女主逆袭"剧情 [8] 本地化实践策略 - AI翻译需人机协同实现"信雅达",如将"年夜饭"译为欧美用户理解的"家庭盛宴" [8] - 短剧出海建议"微创新",在国内验证的剧情框架上调整细节,如将"赘婿打脸"改为"吸血鬼逆袭" [8] - 实体商品出海需"故事先行",通过视频讲解文化背景,结合本地网红推广形成"认知-认同-购买"闭环 [7][9] 文化壁垒突破 - 语言文化暗码是最大难点,如直译"龙"在西方可能引发负面联想,需调整为"神兽" [10] - 需规避本土禁忌,如中东市场不提"饮酒",欧美更开放"多元性别"内容 [10] - 精准把握本地需求是关键,如复杂纹样丝巾在欧美不如简约款受欢迎 [11] 未来发展趋势 - 文化出海将呈现双向流动,海外博主通过AI工具进入中国市场,要求技术更"懂文化" [14] - 短剧出海进入"全球化协作"阶段,可实现多语种同步发行及区域特色实时调整 [14] - 实体商品"文化溢价"进一步释放,非遗、手作等"有故事的商品"更具竞争力 [14]
圆桌对话:文化出海:中国产品如何火遍全球? | 2025出海大会
36氪·2025-07-31 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