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与目标 - 中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在2024年达到10.4%,首次突破10%,较2020年的7.8%提高2.6个百分点 [1] - 该比重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纲要设定的10%目标,增量达到约6万亿元人民币 [1] - 2024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较“十三五”末增长73.8% [10] 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发展 - 2024年全球新公开的生成式AI专利中,来自中国的达到2.7万件,占比61.5%,位列世界第一 [2] - 国产AI模型发展迅速,例如阶跃星辰发布的Step3模型总参数量达1万亿,一批国产大模型登顶全球主流开源社区下载量榜单 [2] - 截至2024年底,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过4700家,核心产业规模近6000亿元人民币,4年内规模接近翻倍 [7]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 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5G基站总数达到455万个,具备千兆网络服务能力的端口数达3022万个,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移动通信和光纤宽带网络 [3] - 截至2024年底,全国在用算力中心标准机架数超过900万,较“十三五”末增长1倍以上,算力规模位居全球前列 [3] - “东数西算”工程深入实施,算力成为关键资源和重要驱动 [3] 农业数字化转型 - 智慧养殖管理系统集成AI、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使管理5万只鸡的人力需求从6人降至1人,效率提升且成本下降 [4] - 数据赋能农业效果显著,有种植企业通过数据赋能施肥环节综合提升产量5.5%,有养殖企业实现海洋牧场生物资源总量增加5.3倍 [5] - 5G、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智慧种植、畜牧、水产、种业等领域得到更广泛应用 [4] 工业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工厂 - 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3万余家基础级智能工厂、1200余家先进级智能工厂、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覆盖超过80%的制造业行业大类 [6] - 卓越级智能工厂产品研发周期平均缩短28.4%,生产效率平均提升22.3% [6] - 重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在2024年达到84.1%,较“十三五”末提升10.6个百分点 [7] - 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规模2024年达5.01万亿元人民币,较“十三五”末增长41% [7] 数字技术赋能生活与服务 - 全国网上零售额2024年达到15.5万亿元人民币,较“十三五”末增长31.4%,网络零售稳居全球第一 [10] - 截至2024年底,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达4.18亿人,较“十三五”末增长近1倍,互联网医院数量超3300家 [10] - 智慧交通系统通过数据融合实现信号灯智能优化,从“人等灯”变为“灯看人”,提升通勤效率 [8][9] - 全国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访问量超过500亿次 [10] 数据要素在特定行业的应用 - 在文旅领域,通过VR、AI、裸眼3D等技术打造跨维数字体验馆,并利用数据串联景区、酒店、文创企业以延伸数字化文旅内涵 [8][12] - 气象数据与自然资源、交通、农业等多领域数据深度融合,可提升灾害预警精细化水平,并服务于低空经济、能源气象等新业态 [13] - 城市数字底座建设通过整合空间与非空间数据,构建统一时空大数据平台,为城市治理提供态势感知能力,实现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判”的转变 [11]
“十四五”,我们见证这些“第一”丨点“数”成金,数字经济加速跑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07-31 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