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时起:聊聊投资前的“风险评测”
搜狐财经·2025-07-31 10:52
风险测评体系 - 风险测评通过评估投资者家庭收入、可投资资金比例、可承受亏损比例及期望收益比例等指标确定其风险承受能力 [1] - 基金产品按风险水平分为R1(低风险)至R5(高风险)五个等级,由基金管理人和销售机构划分 [2] - 投资者按风险承受能力分为C1(最低风险承受)至C5(最高风险承受)五类,C1仅适合R1产品,C5可投资R1-R5全品类 [2][3] 风险等级匹配规则 - C1投资者仅允许投资R1低风险产品 [3] - C2投资者可投资R2及以下风险产品 [3] - C3投资者可投资R3及以下风险产品 [3][5] - C4投资者可投资R4及以下风险产品 [3][5] - C5投资者可投资所有风险等级产品,但市场R5产品较少 [3][5] 风险承受能力动态变化 - 短期看风险承受能力基本稳定,若无重大变故不会突变 [6] - 长期看风险承受能力可能随年龄、资产规模、投资知识储备变化,例如年轻投资者可能从C1逐步提升至C2/C3,中年后可能从C4降至C3/C2 [7] - 养老目标日期基金通过动态调整资产配置匹配持有人生命周期风险承受能力变化 [7] 投资规划建议 - 需根据风险测评结果选择匹配产品,避免跟风投资 [8] - 建议以资产配置组合定义整体风险等级,C1/C2投资者应以固收类基金为主,可配置部分"固收+"产品 [8] - 需以自身风险承受能力为锚构建组合,避免因市场波动盲目调整导致亏损 [9] - 需坚持长期投资理念,避免短期投机行为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