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旅微短剧应重品质、防短视才能促长远
消费日报网·2025-07-31 10:52

行业背景与驱动因素 - 微短剧行业在碎片化娱乐需求激增与创作门槛降低的双重驱动下快速发展 内容矩阵涵盖古装权谋 都市情感 奇幻冒险及现实题材等多类型 [1] - 观众对沉浸式体验的追求与文旅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形成互补 催生微短剧+文旅融合模式 为行业探索新赛道 [1] - 国家广电总局2024年初推出"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 以政策牵引激活地方文旅发展新思路 [1] 内容创作现状与挑战 - 部分微短剧过度植入景点及特产等文旅元素 导致剧情生硬逻辑混乱 例如强行安排主角行程于各景区 台词变为景点介绍复读机 [1] - 成功案例如《我的归途有风》以四川乐山非遗美食为线索 通过情感故事自然串联美食文化与风土人情 激发观众对取景地的向往 [1] 制作层面问题与对策 - 部分团队过度追求大制作 忽视微短剧小而精特点 滥用复杂镜头调度与特效导致周期成本增加 适得其反 [2] - 应保持制作灵活与传播迅速的核心优势 案例如《去有风的地方》通过细腻故事情感传递吸引观众打卡 而非依赖大场面 [2] 营销推广短板与突破 - 多数微短剧缺乏持续营销策划 未充分利用社交媒体与短视频平台进行二次传播 导致热度昙花一现 [2] - 成功案例如《你好 苏东坡》通过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 结合数字影像与声光艺术装置 使观众从游览者变为参与者 带动文旅消费 [2] 产业链构建与发展方向 - 当前多数地区仅将微短剧作为宣传工具 未对IP进行深度开发 缺乏衍生产品与周边服务 导致观众体验停留于走马观花 [3] - 案例如乡村振兴题材《飞扬的青春》为取景地农副产品销售带来新机遇 复刻剧中场景提供线上线下链化服务 拓展影旅产业增长点 [3] - 需通过讲好故事 控制成本 持续营销及产业链构建四方面实现微短剧与文旅深度融合 将流量转化为留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