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间谷电蔓延20余省,光伏被精准“猎杀”?
36氪·2025-07-31 11:11
分时电价政策调整 - 2025年上半年以来全国20多个省份密集调整分时电价政策 将光伏发电高峰的午间时段设为谷电时段[1][5][6] - 湖南自2025年8月1日起执行新政策 将12:00-14:00设为谷段 电价下调60% 低谷电价浮动比例为0.4[5] - 青海实行最长达8小时午间谷电(9:00-17:00) 电价下浮65% 山东部分月份下浮幅度最高达90%[6] 政策调整背景与动因 - 中国光伏装机容量已超10亿千瓦 风光总装机逼近16亿千瓦 但电网消纳能力不足成为行业瓶颈[2] - 国家发改委与能源局2025年相继出台136号文和394号文 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和电力现货市场建设[2] - 分时电价机制旨在刺激用电低谷时段电力消费 鼓励光伏配储 并为新能源参与电力现货市场提供预演[8] 对光伏行业的影响 - 午间黄金发电时段(贡献全天40%发电量)被设为低谷电价 导致光伏项目收益率大幅下滑[9][10] - 江苏工商业光伏项目IRR从12%降至7% 湖北项目IRR从12%跌至6% 投资回报周期显著延长[10] - 国家电投2024年转让40余家新能源公司股权 涉及装机容量3.2GW 交易价值约180亿元[10] 行业应对与未来方向 - 光伏行业需从单纯上网模式转向"上网+自用+储能"相结合模式 光储融合可实现移峰填谷[12] - 现行行政分时电价机制需向市场化现货分时电价转变 以更符合市场规律[11] - 根本解决方案在于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提升电网消纳能力 减少对光伏发电的限制[13][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