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烤匠和寿司郎等新兴餐饮品牌在一二线城市核心商圈通过排队效应和年轻化运营策略快速崛起 但面临品类同质化和长期可持续性挑战 [1][5][16] 行业竞争格局 - 餐饮行业整体呈现营收增速放缓 利润下滑 竞争加剧态势 [1] - 烤鱼赛道竞争激烈:鱼酷门店超260家 半天妖烤鱼门店达1334家 探鱼人均客单价50元 [2] - 日料赛道已成为竞争红海 [2] - 烤鱼市场规模波动:2019年1131亿元 2020年971亿元 2021年1077亿元 2022年1024亿元 2023年1134亿元 [16] 公司运营策略 - 烤匠采用高密度广告投放策略:聚焦地铁 商圈大屏 公交车等场景 在成都曾因广告频次过高引发投诉 [3] - 寿司郎采用标准化运营模式:通过机器人后厨每小时制作3600份寿司 配合传送带送餐降低人工成本 [2] - 两家品牌人均客单价均约100元 国内门店规模各约80家 [1] - 烤匠翻台率表现突出:成都春熙路店和北京合生汇店2024年第三季度翻台率超10次/天 对比海底捞巅峰期仅5次/天 [7] 目标客群定位 - 烤匠客群以19-25岁年轻人为主 00后消费群体贡献半数营收 [6] - 门店吸引大量年轻消费者:下午2-4点传统低峰时段也坐满排队年轻人 常见Cosplay服饰消费者 [5] - 切中"一人食"经济:寿司郎设置单人卡座和隔板 [7] 营销创新手段 - 烤匠注重粉丝经济:组织明星演唱会专车接送 店内布置周边打卡活动 近一个月连续举办华晨宇 陈昊宇等明星相关活动 [11] - 寿司郎采用IP联名策略:与"排球少年" "初音未来"等热门IP合作 设置周边墙供积分兑换或购买 [11] - 烤匠设置等位互动活动:超过7小时抽奖 超过1小时画娃娃 提供生日一条龙免费服务 [8] - 寿司郎推出廉价引流产品:10元金枪鱼 8元焦糖鹅肝等每日限定优惠 [11] 业绩表现 - 烤匠单店收入持续增长:2022年上半年同比涨9.3% 2023年上半年涨27.7% 2024年上半年保持15.6%增长 [7] - 北京首店创排队记录:两家品牌均曾创下排队10小时记录 高峰期排队人数和时间远超周边巴奴和费大厨 [1] 潜在挑战 - 产品同质化问题突出:烤鱼口味集中于麻辣 香辣 酱香 蒜香等 难以持续激发消费者新鲜感 [16] - 口味评价存在争议:烤匠被部分消费者评价为"又咸又辣" 周边产品比产品本身更出圈 [10] - 门店规模有限:两家品牌国内门店均不足100家 批量复制和快速扩张能力待验证 [16] - 营销活动可能影响正常就餐:明星活动带来的流量需平衡正常就餐人群需求 [15]
人均100元,新晋餐饮排队“四大天王”挤占商场
36氪·2025-07-31 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