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星汉AI”在武汉问世,智能检测装备迎来发展窗口期
第一财经·2025-07-31 12:28

行业规模与政策支持 - 全国智能检测装备产业规模2023年超过2600亿元,2024年将突破3000亿元 [1][4] - 工信部等七部门印发《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培育30家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4] - 智能检测装备作为"工业之眼"与"质量大脑",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产业技术水平和制造质量 [2] 技术创新与应用突破 - "星汉AI"系统将机器视觉与AI结合,填补国内光伏电池多模态智能检测空白,检测效率提升12倍以上,缺陷识别准确率达98.7% [2][3] - 该系统创建覆盖25类钙钛矿材料、38种量子点结构的标准数据集,推动光伏电池行业检测成本降低40% [3] - AI技术使检测从"被动发现问题"转向"主动预测风险",实现从单点工具到系统级解决方案的升级 [4] 光伏电池检测痛点与解决方案 - 钙钛矿电池因材料精密特性,传统检测存在智能化程度低、设备分散、数据割裂等问题,制约产业化进程 [2] - 液体喷涂缺陷原需人工识别,反馈周期长达2-3天,AI技术可实现自动化反馈,提升良品率和产能 [3] - "星汉AI"为晶硅/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提供一站式智能检测,已应用于柔性光伏组件等六大领域 [3] 多行业渗透与未来趋势 - 智能检测装备已应用于机械、汽车、航空航天、电子、钢铁、石化、纺织、医药等行业 [4] - 人工智能、5G、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融合应用,推动高端制造业全链条智能协同闭环场景实现 [4] - 量子技术等"下一代技术"与检测装备融合,加速产业基础高级化进程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