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1年就判刑!7月6家“首恶”被判刑,严到骨子里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7-31 16:49
力源科技财务造假案 - 公司实控人沈万中因犯违规披露重要信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6个月并处罚金330万元,同时辞去董事长等职务 [1][2] - 2021年通过提前确认11个水处理项目进度虚增营业收入1.04亿元(占当期24.71%)和利润总额0.27亿元(占当期68.23%) [2] - 造假行为覆盖2021年半年报、三季报及年报,但仅持续一年即被监管发现 [1][4] 案件处理进程 - 2022年4月披露造假年报后5个月内收到浙江证监局警示函,2023年1月被证监会立案调查,6月即完成行政处罚 [1][5] - 行政处罚阶段公司被罚300万元,6名责任人合计罚700万元(含沈万中300万元) [2] - 刑事追责从2024年3月取保候审到7月判决落地,体现行刑衔接提速 [3][10] 行业监管动态 - 7月内已有6家上市公司涉及刑事处罚,包括金通灵(欺诈发行)、ST起步(5名高管被诉)、ST东时(实控人操纵市场判刑6年6个月)等 [8][9] - 监管体系强化行政调查与刑事移送机制,案件从行政处罚到刑事判决周期缩短 [10] - 提前确认收入等传统造假手段因监管效率提升更易暴露 [6][7] 案件特殊性 - 区别于多数持续多年的财务造假案例,力源科技造假仅存在于上市首年(2021年) [4] - 问题发现源于2022年9月浙江证监局检查中识别出年报异常,调查全程不足一年 [5] - 实控人作为"首恶"被追究刑事责任,形成行政+刑事+民事的立体追责模式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