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城市商业医疗险新规下发 六大维度推动“惠民保”高质量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7-31 22:49

监管政策导向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下发《通知》,系统规范城市商业医疗险业务,推动其商业可持续发展 [1] - 文件强调普惠定位与商业属性并重,要求优化产品供给,纳入医疗新技术、新药品、新器械 [2] - 监管要求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坚持保险公司自主经营与消费者自愿投保,强调精准定价与差异化费率 [3] 产品创新与保障范围 - 2024年惠民保产品中超过90%包含特定高额药品理赔责任,创新药品纳入数量达672个,较2021年逐年增长 [2] - 2024年惠民保赔付覆盖160个创新药品品种(同比增加17种)和89个适应症类型(同比增加12个) [2] - 产品需从"标准化"转向"动态化"适配,构建"保险+健康管理"模式,通过预防干预降低赔付成本 [4][5] 市场运营与竞争规范 - 要求加强销售适当性管理,落实免责条款说明义务,打击保险欺诈行为 [6] - 禁止低价无序竞争,保险总公司需统筹分支机构管理,共保体需建立数据共享机制 [6] - 鼓励建立医疗、医保、医药、保险多方交流平台,提升投保理赔便利度 [6] 行业数据与发展趋势 - 中国商业健康险赔付从2014年571亿元增至2023年3831亿元,占卫生总支出比重从1.6%升至4.2% [8] - 商业健康险需与基本医保协同,填补重特大疾病、慢性病及高值药品费用保障缺口 [2][8] - 普惠健康险定位清晰,需兼顾普惠性与商业可持续性,未来发展方向为精细化运营 [7][9] 战略意义与行业影响 - 城市商业医疗险是基本医保重要补充,承担覆盖高额医疗费用、满足地域差异化需求的核心职能 [2] - 规范经营有助于行业从"粗放增长"转向"精细运营",形成长期稳定发展逻辑 [7] - 明确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职能边界,推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协同建设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