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农业科技创新战略 - 深圳通过政策创新和资源整合打造农业科技创新战略高地,重点突破生物育种"卡脖子"技术 [1] - 政府规划建设深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3] - 深圳致力于打造"种业硅谷",整合生物育种资源,建立种质资源库和智能化基因组库 [6] 人才吸引与科研平台建设 - 深圳通过"孔雀计划""高层次人才计划"等政策构建多层次人才体系,吸引农业科研专家 [1] - 建立灵活的新型研究机构如深圳农业基因组所,为专家提供自由探索的科研环境 [1] - 汇聚48个创新平台包括中国农科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等,构建全球前沿科研网络 [2] 企业扶持政策体系 - 实施差异化补贴政策,叠加15%所得税优惠及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形成双重激励机制 [4] - 通过租金减半、专项改造补贴降低企业研发成本,提供人才购房补贴吸引创新人才 [4] - 设立科技创新种子基金推动产融结合,形成"政策适配+资源协同"的生态闭环 [4] 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 - 支持企业到适宜地区开展新品种示范推广,组团参展农业博览会扩大影响力 [5] - 重点扶持"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形成从研发到市场推广的全链条布局 [6] - 通过"深圳农场"模式将种业成果对口输出至云南、新疆等合作地区 [6] 产业经济效益 - 累计育成98个水稻品种通过审定,推广面积8100万亩,增产水稻263万吨 [8] - 创世纪种业转基因抗虫棉技术助力国家和棉农增收1800多亿元,占据国内99%市场份额 [8] - 研发高性能基因编辑工具,在动植物育种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8] 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 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形成总部经济集聚效应,打造全球种业创新策源地 [7] - 建设核心育种场、扩繁基地和制种基地,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种业产业集群 [6][7] - 目标成为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支点,实现"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产业落地"闭环 [6]
深圳打造农业硅谷 以科技辐射带动全国农业升级
证券时报·2025-08-01 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