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发展之道】 银行业反内卷须杜绝“规模情结”“速度情结”
证券时报·2025-08-01 02:24

银行业"反内卷"政策背景 - 多地金融监管局和银行业协会发声推进银行业"反内卷",要求遵守自律机制、落实利率政策、构建科学激励机制 [1] - 2023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1] - "内卷式"竞争与高质量发展理念相悖,需通过监管与自律协同破除 [1] "内卷式"竞争的具体表现 - 高息揽储与低息放贷:个别银行通过高息存款和低息贷款进行价格战 [2] - 高返佣策略:在房贷、车贷等业务中通过高额返佣扰乱市场秩序 [2] - 时点冲量:月末/季末通过"购买存款"等操作虚增经营指标 [2] - 风控放松:为拓展市场弱化信贷风险管理,导致资金流向低效领域 [2] 竞争成因分析 - 宏观层面:全球经济增长压力叠加国内低利率环境,银行业净息差收窄 [3] - 行业层面:服务同质化严重,机构被迫采用价格战维持利润 [3] - 机构层面:部分银行绩效考核机制不科学,过度追求规模与增速 [3] - 客户层面:利率敏感度提升,价格成为金融服务选择关键因素 [3] 竞争负面影响 - 财务压力:资产端收益率下降与负债端成本上升加剧净息差下行 [4] - 服务失效:同质化竞争难以满足个性化需求,创新领域资金供给不足 [4] - 风险累积:贷款"三查"不到位导致信用风险上升,基层员工违规行为增加 [4] 应对措施建议 - 银行端:需端正发展理念,提升定价能力,优化绩效考核机制 [5] - 监管端:制定负面清单,开展专项检查严惩违规行为 [5] - 行业端:完善自律公约,通过市场利率定价机制推动良性竞争 [5] - 监督端:引导市场主体加强对银行服务及竞争行为的监督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