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机制打造小微企业融资新生态
经济日报·2025-08-01 05:45
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小微协调机制),旨在缓解融资难问题并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1] - 山东省通过该机制已走访小微企业524.5万户,累计发放贷款1.17万亿元[2] - 机制核心在于区县层面建立工作专班,双向连接银行与企业,优化信贷供给并精准解决融资堵点[2] "联合会诊"制度实施 - 山东省推出"联合会诊"制度,通过四步流程(问题梳理、帮扶建议、定期会商、跟踪辅导)帮助4422家企业解决融资问题[3] - 青州市国丰食品有限公司通过该制度获得"科技增信+担保增信"方案,获500万元信用贷款,利率优惠130个基点,担保费率降低0.5个百分点[3][4] - 青州农商银行为135家山楂行业客户提供3亿元贷款,实现无纸化办贷[4] 多元化金融服务创新 - 东营市针对外贸企业推出"双清单"模式(外贸企业清单+金融产品清单),提供汇率避险、国际结算等一揽子服务[6] - 农业银行东营分行为华盛橡胶解决欧元结算难题,通过美元直接兑欧元方案规避两次汇率波动风险[7] - 银行机构转型为"跨国结算秘书",提供差异化服务如信用证、汇款等一站式解决方案[6][7] 数字化转型赋能 - 潍坊市银行机构搭建数字化平台,将涉农主体交易数据转化为信用依据,寿光农商银行基于王玉丽合作社6522万元平台交易数据扩大授信并给予利率优惠[8][9] - 金融机构通过社保、财政数据合作破解信息不对称问题,推动从"抵押驱动"转向"数据驱动"模式[10] - 蔬菜产销服务平台累计完成3012笔交易,成为银行授信评估的关键增信依据[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