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持续推进退化耕地治理
经济日报·2025-08-01 05:43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近年来,我国加快耕地质量保护立法,实施耕地有机质提升行动,耕地保护 取得积极成效。不过,部分区域耕地质量退化仍未根本扭转。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加强东北黑土区侵 蚀沟、南方酸化退化耕地治理"作为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的重点内容。4月,《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 划(2024—2035年)》发布,强调"加强黑土地保护利用和退化耕地治理"。本期特邀专家围绕相关问题 进行研讨。 构建退化耕地综合治理体系 为什么会出现耕地退化现象?我国治理退化耕地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郧文聚(自然资源部土地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主任、二级研究员):耕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耕 地系统的正常运行需以遵循自然生态系统运行规律为前提,配套必要的人工投入与基础设施并辅以各类 生产活动,是具有典型半自然、半人工特征的综合体。 长期以来,由于人为活动和自然因素共同作用,我国耕地退化问题突出。耕地退化是区域粮食综合生产 能力全面、系统、不可逆的恶化过程,其特征包括以下方面。其一,生产力下降,在同样的投入下,作 物产量降低、品质变差;其二,稳定性减弱,耕地物理、化学、生物性状改变,导致对干旱、洪涝等自 然灾害抵抗力下降且难以恢复;其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