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行政检查“苏州模式”示范全国
苏州日报·2025-08-01 06:38

改革制度框架 - 司法部首次明确将跨领域跨部门跨层级协同联动检查确立为综合查一次制度规范界定[1] - 苏州市形成以四张清单为基础三跨联合检查为核心的改革路径 将精准确定检查对象等四维目标纳入制度设计[1] - 市政府印发《关于规范和改进行政检查行为的实施方案(试行)》提供系统性政策指引 各市级部门和县级市制定改革方案[2] - 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涉企行政检查 深入推进综合查一次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三方面16项工作举措并逐项列明责任单位[2] - 全国率先将三跨联合检查机制纳入地方立法 明确规定市县两级政府及镇街层面实行行政检查频次总量控制[2] 模式创新机制 - 四张清单包括事项清单场景清单白名单和免罚轻罚清单 作为规范执法和压减频次有力抓手[3] - 事项清单共编制形成行政检查事项清单12621项 建立动态调整机制[3] - 场景清单聚焦常见执法场景 统筹编制综合查一次场景清单297项 明确主管部门牵头相关职能部门配合[3] - 白名单以信用管理为基础采取差异化分级分类监管 对近6000家入库企业实行无事不扰常规低频监管[3] - 免罚轻罚清单迭代升级至4.0版 发布免罚轻罚事项697项不予强制措施22项 累计办理案件18.06万件减少处罚金额41.39亿元[4][5] 三跨执行模式 - 跨领域聚焦部门内部资源整合 将分散在不同科室检查事项合并为一张清单形成一部门统查机制 市场监管部门降低检查频次34.19%[5] - 跨部门运用场景化思维建立1+N联合检查机制 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实现安全生产等事项一场景联办 姑苏区建筑工地从3次分散检查减为1次联合检查[5] - 跨层级建立市县乡三级检查计划协同机制 统筹归集三级年度检查计划筛选同一检查对象形成一对象共检建议方案 吴中区推行计划备案归集机制推动三级并一级联合执法[6] 改革实施成效 - 全市共开展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检查3.1万余次 减少检查6.2万余次 频次压降30%[1][7] - 88.77%参评执法人员反馈联动执法协调高效 97.18%反馈实现违法线索互联执法标准互通处理结果互认[7] - 91.95%参评企业反馈改革富有成效 有效节约企业迎检所需人力时间投入及纸质台账成本[8] - 通过分级分类管理包容审慎监管等措施营造宽松高效优质法治化营商环境 提升企业法治获得感和满意度[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