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末中国大资管总规模达157.04万亿元,同比增长13.09%,创资管新规后最高增幅 [1][5] - 信托规模增幅最高达23.58%至29.56万亿元,与银行理财规模差距缩至0.39万亿元 [5] - 公募基金规模增长20.39%至32.83万亿元,保险资管增长15.08%至33.26万亿元,银行理财增长11.75%至29.95万亿元 [5] - 银保资管机构(银行理财/信托/保险)总规模92.77万亿元占比59.07%,证券业资管(公募/私募/券商等)总规模64.27万亿元占比40.93% [6] 行业格局演变 - 保险资管以21.18%占比居行业首位,公募基金占比20.91%列第二,银行理财占比19.07%退居第三 [6][7] - 信托业通过"三分类"业务转型重回扩张通道,规模连续4年企稳回升 [8][14] - 依赖通道业务的券商资管/基金专户规模持续萎缩,2024年券商资管再跌7.76%至5.47万亿元,基金子公司专户降至巅峰时期十分之一 [20] 银行理财发展 - 2025年6月末银行理财规模达30.67万亿元突破30万亿大关,较年初增长2.38% [10] - 净值化率提升至98%,非标资产基本出清,但存在通过保险资管高息存款、信托收盘价稳定净值等扭曲净值行为 [2][3] - 行业规模占比从2012年38.91%降至2024年19.07%,主因公募基金和保险分流客户资金 [10] 信托业转型 - 2020年规模降至20.49万亿元低点后连续4年回升,2024年创历史新高 [14] - 投向证券市场资金规模快速上升,财产权信托和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迅速,融资类信托占比显著下降 [15] - 仍面临非标债权产品退出难题、银信业务回报率低、新业务短期难补营收缺口等挑战 [15] 公募基金崛起 - 规模较2000年增长近400倍,2024年被动投资爆发式增长,ETF总规模超3.7万亿元同比增81% [16][17] - "924新政"推动中央汇金增持ETF稳定市场,债基货基成为重要流动性管理工具 [17] 保险资管特征 - 2024年资金运用余额首超30万亿元,2016年以来行业份额从11.46%稳步提升至21.18% [18] - 国寿资产和泰康资产领跑行业,2024年营收分别达67.03亿元和62.82亿元,同比增长27.5%和23% [19] - 行业呈现马太效应,23家保险资管公司营收不足10亿元,其中10家不足3亿元 [19] 证券资管收缩 - 券商定向资管计划规模萎缩至2.57万亿元,仅为巅峰时期五分之一,占比从超90%降至42.13% [21] - 券商资管计划频繁踩雷,当前处于防范化解风险阶段 [21]
150万亿大资管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8-01 0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