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爱康体检报告纷争持续发酵,双方准备随时对簿公堂
36氪·2025-08-01 09:18

事件核心争议 - 一名客户在爱康国宾进行十年体检后确诊肾癌,指控公司存在误检、漏检及数据造假行为[1] - 爱康集团回应称经内外核查评估,对客户的肾脏检查不存在瑕疵,没有漏诊和误诊,并已对客户提起侵权诉讼[1][2] - 双方争议焦点包括癌胚抗原检测结果是否应预警肾癌,以及体检报告出具后是否进行了有效的电话随访与提醒[2][4][14] 具体医学争议点 - 客户十年体检报告中的癌胚抗原数值均正常,但最终罹患肾癌[2][4] - 爱康集团援引2022版《肾细胞癌诊疗指南》,指出目前尚无公认的用于肾细胞癌早期辅助诊断的血清肿瘤标志物,CEA检测结果与肾细胞癌无公认关联性[5] - 专家指出肾透明细胞癌不一定高表达CEA,因此CEA水平不能有效提示该癌症的发生[5] - 客户2023年10月在爱康的体检报告已显示“右肾钙化灶”和“左肾错构瘤可能”,并给出了定期复查和必要时专科诊治的建议[2] 体检服务模式与行业现状 - 爱康集团创始人强调体检不等于看病诊断,其主要功能是帮助受检者发现疾病蛛丝马迹,后续需找专科医生进一步诊断[13] - 公司自2017年起实施有人“管”的体检战略,对重要异常结果进行随访,但在此次事件中,客户表示从未接到过电话提醒与随访[13][14] - 行业存在“只检不管”的弊病,《2018健康管理蓝皮书》显示95%以上健康管理服务仍以体检为主,缺少检后服务[16] - 民营体检机构将大量资金用于招募销售人员,导致医疗服务后置,缺乏专业的客服与售后服务团队[16] 公司业务与行业格局 - 爱康集团官网显示其提供164种体检套餐,价格从98元至23968元不等[7] - 在2023年4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期间,北京共有163.49万人次在爱康集团体检[10] - 民营体检机构凭借“服务好、环境佳”的优势,在2023年占据约24%的市场份额,公立医院约占69%[15] - 爱康集团已在全国54大城市设有170家体检机构,成为行业龙头[14] 体检项目与有效性 - 行业内1000元左右的体检套餐项目已比较齐全,基本涵盖临床上的重大疾病、慢性病和多发病[9][10] - 行业正探索个体化体检方向,实现体检套餐千人千面,而非通用套餐[11] - 从行业数据看,一般体检的重要异常指标发生率在10%左右,表明一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对社会和人群基数意义巨大[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