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在广深科创走廊建产学研联合体
南方都市报·2025-08-01 10:57

广东传统产业"三化"融合进展 - 广东制造业31个行业大类中传统产业占比超七成,16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全国第一 [2] - 累计超过4.4万家规上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占比近60%,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88.2% [2] - 格力电器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无人工厂",美的集团带动上下游千家供应商共建敏捷供应链 [2] - 人工智能应用显著提升效率:广州致景科技AI将寻布时间从两天压缩至两分钟,服装大模型支持"1件起订、7天交付" [2] 绿色制造与政策支持 - 广东绿色制造示范单位数量全国首位,国家级绿色工厂达400家 [3] - 广州石化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年产能5100吨,蒙娜丽莎氨氢零碳燃烧量产线年减碳5200吨,全省推广年减碳潜力达两亿吨 [3] - 广东工业投资2024年增长6.7%,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37.2%,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1.5%,工业设备更新投资增速达17.9% [3] - 全国率先出台《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条例》《广东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 [3] 中小企业转型困境 - 中小企业面临"不想转、不敢转、不会转"三不困境及"缺技术基础、缺人才、缺经验、缺试错能力"四缺难题 [4] - 数字化转型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复合型人才稀缺(如陶瓷工艺与AI结合领域) [4] - 产业链协同不足:美的集团发现上下游企业数字化水平参差不齐,系统产品互不兼容 [4] - 装备制造业关键设备联网率仅41%,行业标准采标率33%(德国为80%),多套中间件系统使成本激增30% [5] 绿色转型挑战 - 蒙娜丽莎氨氢零碳技术成本是天然气两倍,推广困难 [5] - 绿色消费市场未成熟:飞亚达完成手表业首个碳足迹认证,但消费者更关注情绪价值与质价比 [5] - 普惠性政策与企业需求错位,需加强智能化与绿色化政策协同(如绿色技改项目中嵌入智能化设备要求) [5] 解决方案与建议 - 政策精准化:研究修改循环经济促进法实施办法,制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培育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如纺织业"找布网"模式) [7] - 技术攻坚:广深科创走廊组建产学研联合体攻关新材料、工业软件,推广OPC UA设备互联接口及行业标准(如《注塑车间MES数据规范》) [7] - 生态重构:链主企业带动供应商转型(美的已带动千家),政府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开发符合中国制造特点的数字化应用场景 [8] - 区域协同:珠三角聚焦研发设计,粤东粤西粤北承接制造环节,全省供应链平台破除区域壁垒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