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险资入市动态 - 弘康人寿于7月25日买入3038.6万股郑州银行H股 持股比例升至10.45% 这是其6月以来第四次突破港交所权益披露线 [1][2] - 平安资产于7月28日买入374.25万股招商银行H股 持股比例升至16.03% 此次投资委托人大概率仍为险资 [1] 险资举牌统计 - 一个月内已有7家险资数度出手买入标的资产 涉及8只股票 [2] - 截至7月30日 保险公司举牌21次 超过2024年全年举牌数 并超过2021-2023年三年举牌总和 创近五年新高 [3] - 2025年以来举牌案例包括新华人寿投资杭州银行和北京控股 明光人寿投资中国儒意等 [4][5] 银行股投资聚焦 - 银行股受多家险资青睐 中国平安、新华人寿、瑞众人寿、弘康人寿均在今年买入银行股 [6] - 中国平安重仓持有5只港股银行股 今年以来持续增持其中四只 累计耗资超千亿港元 持仓市值超2600亿港元 [6] - 中国平安对工商银行H股持股比例达18.08% 持有156.99亿股 [7] - 中国平安对农业银行H股持股比例达16.09% 持有49.46亿股 [7] - 中国平安对招商银行H股持股比例达15.01% 持有6.89亿股 [7] - 中国平安对邮储银行H股持股比例达14.10% 持有28亿股 [8] - 中国平安仅对建设银行H股少量减持 持股比例降至4.99% 但仍持有120.19亿股 市值超900亿港元 [8] 投资逻辑分析 - 低利率周期下高收益优质资产稀缺 保险公司通过权益投资增厚投资收益 [9] - 银行股具有经营稳健、分红稳定、低估值特点 平均股息率较保险产品保证利率有可观利差 [9] - 银行股自去年9月底启动长牛行情 早期买入有较大安全边际 例如中国平安投资招商银行H股浮盈约26亿港元 [9] - 险资一季度重仓股中银行股市值排名第一 持仓市值达万亿元 [10] - 上市银行经营稳健、流动性好、股息率高、分红稳定 是险资举牌重点领域 [10] 行业配置偏好 - 举牌标的涵盖银行、公用事业、交通运输、能源等多个领域 [11] - 低估值、高股息是险资投资核心原因 高股息资产是穿越周期的核心配置 [11] - 例如中国太保持有中远海能H股比例达9.03% 该股为高股息股 [11] - 投资高股息资产需以良好盈利为基础且具有持续性 买入成本不宜过高 [12] 长期投资趋势 - 提高权益投资比例是险资增厚收益的重要方式 有利于推动收益和报表稳定 [12] - 险资投资体现对中国资产长期看好 随着政策打通"长钱长投"堵点 权益配置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