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竞争动态 - 美团、淘宝闪购、京东外卖共同声明抵制恶性竞争,不以显著低于成本价格销售[1] - 该行动是对市场监管总局7月18日约谈三家平台企业的直接响应,要求规范促销行为和理性竞争[2] - 持续数月的"外卖大战"可能因此告终,市场格局从"三国杀"回归理性[3] 竞争历史与关键事件 - 京东外卖2月11日上线,通过百亿补贴、免佣政策及骑手社保保障迅速切入市场,刘强东亲自参与配送并招募竞对骑手[4] - 美团4月15日推出即时零售品牌"美团闪购"反击,阿里4月30日升级"淘宝闪购"形成三足鼎立[4] - 京东外卖上线40天日订单突破100万,4月22日达1000万单,7月订单峰值突破2500万单[5] - 淘宝闪购日订单从1000万(5月)飙升至8000万(7月),美团即时零售单日峰值达1.5亿单[5][7] 补贴策略与财务影响 - 京东启动"双百计划"投入超百亿扶持品牌,阿里"淮海战役"和美团大额券导致部分订单零元购[6][7] - 7月行业日均订单从1亿增至2.5亿,美团占1.5亿/饿了么8000万/京东1000万[7] - 单均净亏损:美团1.86元/京东2.75元/淘宝闪购3.2元,平台与商家共担补贴成本[18] - 京东商家收入高于消费者支付价,凸显补贴力度;淘宝闪购平台费用占比达35%[12] 行业负面影响 - 商家利润缩水,嘉和一品和南城香等连锁品牌指出客单价与利润率双降[19] - 补贴吸引价格敏感用户分流线下客流,导致正规商家陷入"参与即亏损、不参与即流失"困境[19] - 骑手工作强度激增,配送时效与服务质量承压,权益保障面临挑战[20] - "幽灵外卖"泛滥挤压正规商家,可能引发食品安全与服务质量下降[19] 战略意图与未来展望 - 美团通过补贴巩固市场主导地位,阿里京东旨在激活电商生态协同[20] - 行业共识认为高额补贴订单多为泡沫,全国餐饮协会呼吁停止非理性竞争[20] - 平台集体承诺标志竞争转向商业模式调整,可能重塑外卖与即时零售格局[20]
美团、淘宝、京东共同宣布,外卖0元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