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地平线陈黎明:不应该无限制地去追求算力的增长
中国经营报·2025-08-01 23:21
行业趋势 - 中国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进入关键阶段,智能化取代电动化成为产业升级主引擎 [2] - 智能驾驶发展从"有没有"过渡到"好不好"及"效率高不高"阶段,产业竞速围绕体验、算力、成本平衡展开 [2] - 中高阶智驾已迎来拐点,未来将像智能手机和电动汽车一样迎来大规模发展 [9] 技术发展 - 智能驾驶性能突飞猛进,中国在应用创新方面持续引领行业发展 [8] - 算法创新层出不穷,模型参数持续增加,行业对算力需求不断上升 [11] - 地平线最新旗舰芯片征程6P算力达560 TOPS,较征程5(128 TOPS)提升显著 [11] - 算法优化技术(如Vision Mamba)可显著提高计算效率,降低资源占用 [12][13] 商业模式 - 智驾平权成为行业必然趋势,推动技术发展和成本下探 [9] - 特斯拉FSD进入中国市场将推动行业发展,在部分场景表现优于国内系统 [10] - 预计未来80%-90%车企会选择与供应商合作,形成2:8或1:9的分工格局 [17][18] 企业竞争力 - 未来行业将仅存3-4家主要技术提供商 [3][19] - 存活企业需具备技术引领能力、快速响应能力和强大工程系统能力 [20] - 地平线坚持软硬协同技术路线,通过算法与芯片深度结合实现高性能低成本 [14][15] 技术挑战 - 城区NOA目前仅达"可用"水平,尚未实现"好用",需提升算法、算力、数据和工程能力 [11] - 行业面临性能、成本和体验平衡难题,需通过工程能力实现高效技术转化 [14] - 智能驾驶芯片需采用软硬结合方式应对多模态数据处理需求,通用处理器方案不现实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