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缘何频繁举牌上市公司?
证券时报·2025-08-02 01:15
保险资金投资策略演变 - 保险公司将大量资金投入资本市场以获取高收益和流动性[1] - 早期保险资金主要投资国债等固收产品 后允许进入股市但活跃度低[1] - 过去险资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大幅低于政策上限 主因股市波动大和房地产收益高[1] - 近年房地产市场走弱和利率下行迫使险资退出房地产并减少债券投资[1] - 险资转向股市投资 初期以投资组合和ETF为主[1] 险资举牌行为趋势 - 2020年后险资加码个股投资并频繁触及举牌线[2] - 2023年险资举牌8家上市公司9次 2024年举牌18家20次 2025年上半年举牌17家21次[2] - 单次举牌资金规模显著增长 从2023年太保举牌光大环境H股8.66亿港元增至2025年平安举牌招行H股超583亿港元[2] - 举牌偏好经营良好、股息率高的上市公司 盈利模式从价差收益转向长期红利获取[2] - 投资板块从金融扩展至公用事业、环保等基础领域 投资方式从债券信托转向直接持股[2] - 举牌目标集中于H股 主因AH价差和H股市场更适合大资金操作[2] 机构投资者市场角色转变 - 险资举牌行为反映机构投资者追求市场话语权和定价权[3] - 举牌行为超越普通投资范畴 包含积极股东和增强公司影响力的意图[3] - 该趋势符合资本市场成熟化的发展方向[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