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技艺 - 宣纸制作始于宋元年间,现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1] - 泾县紫金楼宣纸厂负责人曹建勤为第二十七代传承人,掌握古法宣纸制作技艺,需耗时六七年完成一张上等宣纸,涉及108道工序及3-5年原料存放[2] - 泾县现有宣纸制作"大国工匠"2名、全国劳动模范2名、中国宣纸大师5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名[2] 产业规模 - 泾县共有宣纸、书画纸及纸加工企业和个体户530余家,其中规模企业5家,获宣纸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企业19家,中国驰名商标企业2家[3] - 2024年泾县年产宣纸约350吨、书画纸2万吨、加工艺术类产品6000余吨,国内市场占有率约60%,年销售额6.8亿元,年利润1亿元[3] 消费者选购建议 - 通过价格辨别真伪,避免低价替换原材料的产品[3] - 根据用途选择纸张类型,如工笔画或写意画需不同宣纸[3] - 收藏建议选择大品牌生宣、限量水印纪念纸或特制纸张[3] 文旅融合 - 泾县宣纸大市场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具备文房四宝交易、文化旅游等功能,2024年接待游客约3.6万人次[4] - 宣纸小镇为安徽省首批特色小镇,2024年文化周活动吸引游客42万人次,营收1900万元,同比增长164%[5] - 文旅项目设置文化体验区,游客可参与宣纸制作及工艺品制作[4][5] 电商直播发展 - 合宜文房宣纸工艺品店通过直播转型,2024年营收达2400多万元,客户群体从局部扩展至全域[6] - 泾县出台26条政策支持电商发展,包括网络销售、直播、物流配套等[6] - 丁家桥镇实施"农村电商陪跑"计划,2024年为11家企业申报电商奖补43.2万元,全镇文房四宝电商年销售额约5亿元[7]
宣纸上画出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