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农大樊胜根:全球饥饿率降至5%以下并非不可实现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8-02 10:49
"农食系统需朝着高效、营养、低碳、韧性、包容五大方向转型。其中,加强韧性最为紧迫和重要。"中 国农业大学全球食物经济与政策研究院院长樊胜根近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 10月12日至15日,2025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将在北京平谷举行。此次会议以"践行大食物观,共建韧 性食物供应体系"为主题。在樊胜根看来,构建更具韧性的食物供应体系,关键在于科技创新,具体包 括:依托人工智能加强气候预警以及精准化肥、农药、水的使用,依托生物育种技术研发耐旱、抗病虫 害的品种。 谈及大食物观与农食系统的关系,樊胜根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大食物观是加强农食系统韧性的前 提,从供应层面强调食物来源的多元化,这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近年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政府工作报告等均对大食物观有所阐述。2025年中央一号 文件提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未 来,为了更好地践行大食物观,需要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设立协调和统筹农食系统的部门。同时,需 要实施发展战略,细化资源分配以及阶段性目标。"樊胜根指出。 樊胜根的微信签名是"希望世界上每一个人都不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