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港交所锣声不停 VC/PE迎退出大年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8-02 11:42

港股IPO市场复苏 - 2025年上半年港股IPO数量和筹资额分别同比上涨33%和711%,港交所募资规模登顶全球 [2][3] - 上半年港交所主板上市40家,募资金额居全球首位,宁德时代赴港二次上市融资超300亿元领跑 [1] - 德勤预计2025年港股将迎来约80只新股,融资金额达1300亿到1500亿港元 [5] VC/PE退出趋势 - 2025年上半年被投企业IPO案例数达583笔,占比62.4%,港股及美股IPO案例数同比上升32.7% [1] - 73家上市中企获得VC/PE支持,渗透率达67%,VC/PE机构IPO账面退出总回报达1057.61亿元,平均回报倍数3.83倍 [6] - 头部机构如中金资本、红杉中国上半年分别收获7家和6家被投企业IPO [7] 市场驱动因素 - 南向资金上半年累计净流入港股超7000亿港元,低利率环境吸引企业赴港融资 [2] - 政策红利包括证监会支持内地龙头企业赴港上市、港交所推出"科企专线"和快速通道 [2][3] - 明星企业示范效应显著,如蜜雪冰城认购倍数达5258.21倍,宁德时代认购超120倍 [3][4] 行业表现分化 - 生物科技与健康、零售和消费行业IPO数量并列第一,工业领域筹资额居首 [9] - 消费行业账面回报倍数达17.81倍,电子信息行业退出金额最高(273.97亿元) [9] - 港股新股首日破发率约30%,海螺材料科技首日大跌47.67% [8][9] 企业上市策略 - 企业倾向抓住窗口期上市,政策预期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探索深交所二次上市 [8] - "新消费+硬科技"成港股成长主线,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更易获市场认可 [9] - 并购被视为未来重要退出手段,助力行业整合及业务拓展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