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领导干部被处分!财政部再通报六起隐性债务问责案例,厦门成都新增隐债均超600亿元
华夏时报·2025-08-02 14:46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李明会 北京报道 成都市通过国有企业垫资实施城市有机更新项目、垫资建设市政道路等公益性项目以及代政府缴纳轨道 交通建设发展专项资金,新增隐性债务614.08亿元。 继今年4月中旬披露六起地方隐性债务问责典型案例后,8月1日,财政部再次通报相关典型案例。 与此前一次相比,此次披露的六则典型案例涉及隐性债务资金规模更大。特别是厦门和成都两地通过国 有企业为城建项目垫资,造成大规模隐性债务新增,分别为683.96亿元、614.08亿元,多位市级领导被 问责。 财政部监督评价局表示,这些典型案例,暴露出一些地方和单位的领导干部政绩观存在偏差,纪律观念 不严,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中存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隐性债务风 险防范化解工作成效。对相关责任人予以严肃问责,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隐性债务问题"终身问 责、倒查责任"要求的有力举措。 六起案例合计新增隐债超千亿元 近年来,"隐性债务"成为焦点话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所谓隐性债务,主要是指个别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公司、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政府投资基 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