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关税政策核心观点 - 特朗普政府推行单边保护主义贸易体系,对全球经济规则造成冲击 [1][2] - 新关税税率分为三档:10%(贸易顺差国)、15%(贸易逆差国)、15%以上(特定国家),平均税率从13.3%升至15.2% [3][10] - 27个国家和地区被征收超15%关税,最高达41%(叙利亚),转运货物加收40%罚款 [4][8] 关税调整细节 - 税率下调国家:柬埔寨(49%→19%)、越南(46%→20%)、印度尼西亚(32%→19%)、泰国(原税率未提→19%) [6][12][13] - 税率上调国家:加拿大(25%→35%)、瑞士(31%→39%)、中国台湾(未提原税率→20%) [4][6][7] - 原产地规则:未来几周将制定细则,明确适用40%关税的商品类型 [5] 贸易协议进展 - 已达成协议国家:韩国(关税降至15%+3500亿美元投资)、日本(15%+5500亿美元投资)、欧盟(15%+6000亿美元投资) [13] - 谈判窗口期:中美同意延长24%关税暂停期90天,墨西哥获90天延期 [14][15] - 协议效率:120天内仅达成7项协议,远低于白宫宣称的"200项"目标 [11] 行业影响 - 加拿大:木材、钢铁、铝和汽车出口受35%关税冲击,加方计划加强工业竞争力 [8] - 亚洲经济体:服装业(柬埔寨)、半导体(韩国)、汽车(日本)成为协议重点 [6][13] - 能源贸易:欧盟承诺3年进口7500亿美元美国能源,韩国采购1000亿美元 [13] 法律争议 - 联邦法院质疑特朗普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实施关税的合法性,案件或上诉至最高法院 [16][17] - 企业指控政府滥用权力,称关税政策"前所未有"且缺乏国会授权 [16] 国际反应 - IMF警告关税政策扭曲全球经济,加剧不确定性 [17] - 中国外交部反对保护主义,强调贸易战无赢家 [18]
“对等关税”2.0来袭
国际金融报·2025-08-02 1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