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京东入局自营外卖:击垮的是“幽灵店”还是“小微店”?
搜狐财经·2025-08-02 16:30

京东自营外卖战略引发的争议 - 公司计划在全国开设1万家自营外卖店"七鲜小厨",被番茄资本创始人卿永批评为"剥夺夫妻店生存权",认为超级平台应扮演赋能者而非竞争者角色 [1] - 争议焦点集中在平台既掌控流量又直接参与竞争是否破坏公平性,以及自营模式是否会挤压小微餐饮商户生存空间 [1][6] - 公司回应称自营外卖旨在打击"幽灵外卖"(无证经营或伪造门店的违规商户),但将无堂食小微商户也纳入打击范围引发"双重标准"质疑 [1][2] 平台规则与准入标准调整 - 公司最初要求入驻商家必须为"品质堂食餐厅",导致烧饼铺、包子铺等无堂食小微商户被清退 [2] - 后续上线"即提餐厅"标签允许无堂食正规餐厅入驻,该规则与七鲜小厨业务同步推出,被质疑为自营业务"量身定制" [3][5] - 七鲜小厨负责人称其遵循"线下即提模式"的准入标准,但同类小微商户此前却被划入"幽灵外卖"范畴 [3] 市场竞争与流量分配问题 - 七鲜小厨主打10-20元低价菜品,直接分流小微商户订单,但公司声称目标是与优质商家共同夺回被"幽灵外卖"抢占的市场 [5][6] - 行业专家指出平台自营业务可能获得流量倾斜和数据独享优势,构成对第三方商户的不正当竞争 [6] - 公司否认存在资源倾斜,但平台中立性与自营业务扩张之间的监管标准仍不明确 [6] 外卖行业财务与战略挑战 - 行业普遍存在低利润率问题,配送成本占比达60%-70%,公司2025年Q1新业务(含外卖)运营亏损13.1亿元,履约费用同比增17.4%至19.7亿元 [7] - 分析师认为公司5%净利润率目标不现实,自营模式虽试图压缩中间环节但盈利路径未验证 [7] - 国际投行将外卖大战视为"懦夫博弈",指出补贴战引发负面效应,建议资源转向AI等更高潜力领域 [8] - 公司面临战略两难:继续投入高成本低回报的外卖业务或承担已投入资本的沉没成本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