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突破 - 2024年我国机器人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总量的2/3 [1][2] - 核心零部件如精密减速器、高性能伺服驱动、智能控制器从依赖进口到形成自有产品谱系 [2] - 机器人大模型、智能协同控制、人机交互、多模态感知等核心技术持续突破 [2] - 国产机器人实现毫秒级动作响应,稳定性、灵活性、连贯性显著提升 [2] - 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国产化,包括无框力矩电机、空心杯电机、行星滚柱丝杠 [2] - 机器人标准工作体系初步构建,中试、检测、认证等服务体系加速布局 [2] 产业发展突破 - 我国连续12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2024年销量达30.2万套 [3] - 工业机器人产量从2015年的3.3万套增长至2023年的55.6万套 [3] - 服务机器人产量从2020年的662.3万套增长至2025年的1051.9万套 [3] - 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地成立国家级或省级机器人创新中心 [3] - 国内人形机器人企业订单爆满,显示广阔发展空间 [3] 应用场景突破 - 工业机器人覆盖国民经济71个行业大类、236个行业中类 [4] - 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跃升至全球第三位 [4] - 中国厂商在全球商用服务机器人市场出货量占比达84.7% [4] - 国产割草机器人、喷药机器人等农用机器人在全球市场占有较大份额 [4] - 特种机器人在大科学工程、深海探测、应急救援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4] 人形机器人发展 - 我国人形机器人在运动性、灵巧性等方面处于全球第一方阵,形成中美两强格局 [5] - 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深度融合的高阶形态,有望成为颠覆性产品 [5] - 人形机器人将在家政服务、生产制造、仓储物流等场景发挥重要作用 [5] 国际合作与影响力 - 世界机器人大会国际支持机构从12家增至28家 [5] - 国际及港澳台嘉宾从首届10余位增至本届80余位 [5] - 世界机器人大赛吸引全球近20个国家6000余支赛队参赛 [5] - 十年来大会累计召开200余场论坛,2200余位专家作主旨报告 [5]
我国人形机器人整体水平处于全球第一方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