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发展历史 - 第一台小型电动车于1834年由托马斯·达文波特发明,时速仅4公里/小时且电池不可充电 [1] - 1881年古斯塔夫·特鲁夫推出首辆可充电的电动三轮车,采用铅酸电池并在巴黎国际电器展览会亮相 [1] - 1884年托马斯·帕克实现电动车批量生产,时速提升至23公里/小时,比燃油车发明早两年 [2] - 1891年威廉·莫里森开发的电动轿车可载6人,续航达50公里,在纽约引发轰动 [2] 早期市场格局 - 1900年前后美国燃油车市占率超60%,但因噪声大、手摇启动等缺陷被视为落后技术 [3] - 电动汽车因外形优美、噪声小获得社会名流青睐,爱迪生专门为其研发新型电池并申请专利 [3] - 1908年福特T型车通过流水线生产将售价降至600美元,而电动车售价超1700美元 [4] - 1913年全美加油站网络普及,叠加电动车续航短、充电不便等短板,导致其市占率急剧萎缩 [4] - 1920年电动车几乎消失,仅剩高尔夫球车等特种车辆使用,1930年代全美仅4家电动车生产商存活 [4] 技术复兴与突破 - 2008年特斯拉Roadster续航达394公里,百公里加速3.7秒,但10.9万美元高价导致市场接受度低 [5][6] - 2010年后比亚迪、日产、宝马等车企入局,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从50Wh/kg提升至250Wh/kg以上,成本下降90% [6] - 2020年全球电动车销量突破300万辆,中国市场占比50%,特斯拉上海工厂投产,比亚迪推出刀片电池 [6] 未来行业展望 - 2025年全球电动车销量预计达2000万辆,占新车销售总量25%以上,中国每10辆新车中超4辆为新能源车 [7] - 固态电池量产可能使续航突破1000公里,无线充电技术将停车位变为"隐形加油站" [7] - 行业需应对锂、钴等原材料供应压力及废旧电池回收体系完善等挑战 [7]
电动汽车百年沉浮
经济日报·2025-08-03 0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