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理人”遭全网群嘲,问题到底出在哪?
36氪·2025-08-03 10:02
消费者对"主理人咖啡"的负面情绪 - 一则模仿"误入主理人咖啡店"的视频爆火,获90万+点赞和30万+转发,网友普遍反映主理人态度高傲、行为令人不适 [1][3] - 消费者吐槽主理人咖啡店服务差、价格虚高、体验尴尬,如"无人接待"、"咖啡口感差但定价4988元"等案例引发广泛共鸣 [3][4][8] - 社交平台掀起"误入主理人咖啡店"话题讨论,衍生出"我要做XX的Bistro主理人"等模仿热潮 [4] "主理人"标签被抵制的核心原因 - 价格与价值背离:部分主理人通过过度包装抬高普通咖啡30%溢价,但未兑现专业承诺,导致消费者认为存在"成本欺诈" [8][9][12] - 服务霸权现象:主理人设置"非会员禁用厕所"、"禁止拍照"等不合理规则,用术语PUA消费者,制造阶级区隔 [15][18] - 标签滥用泛化:从专业称谓演变为个体户通用标签,如"街头饮食文化主理人"等变体削弱其含金量,形成荒诞反差 [19][21][22] 行业现状与反思 - 部分踏实经营的咖啡店主被误伤,如因禁止商业拍照遭网暴,强调店规背后存在实际经营痛点 [23][25] - 从业者开始重新思考本质:咖啡价值应源于产品本身而非人设,消费者抵触的是装腔作态而非专业理念 [25][26] - 行业出现分化:坚持咖啡品质的主理人仍获认可,但整体需回归"让价值发声"的商业本质 [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