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核心观点 - 香港上市公司在气候信息披露方面存在显著差距,尤其在范围3排放数据披露上,大型股发行人汇报率仅50% [1][4] - 2025年1月港交所将实施新气候披露要求(与IFRS S2接轨),推动企业更详细披露气候相关信息 [1][11] - 消费品行业范围3排放占总排放约70%,但超半数企业未披露该数据,掩盖了关键环境影响 [1][14] - 85%企业有减排承诺,但57%未基于科学标准设立目标,仅10%企业制定较完善的净零转型计划 [1][14][17] 监管与政策动态 - 香港政府2024年推出《可持续披露路线图》,要求大型公众责任实体最迟2028年全面采用ISSB准则 [30] - 港交所2024年更新《ESG守则》,强制要求2025年起披露范围1和2排放数据,2026年起强制披露范围3数据 [32][33] - 香港金管局和证监会分别推出《可持续金融行动计划》和《绿色及可持续金融议程》,强化ESG披露监管 [30] 行业披露现状 - 调研48家香港上市企业中,40%披露范围3排放数据,其中63%的企业范围3排放占比超总排放70% [36][38] - 服装和物流行业排放数据披露表现较好,但所有行业范围3披露率普遍偏低 [39] - 企业未披露范围3数据的主因包括供应链复杂性(餐饮)、供应商ESG意识不足(物流)、政策执行滞后(汽车) [41][42][43] 企业改进措施 - 提升供应链透明度,识别碳排放热点,并将可持续理念融入采购战略 [19][20] - 采用五步法计算范围3排放:识别活动、确定边界、数据收集、排放量分配、公开披露 [44][45] - 参考SBTi标准设立科学减排目标,利用CRREM等工具评估转型计划 [2][14] 未来趋势 - 新披露要求落地后,企业数据差距有望缩小,透明披露将吸引更多资金支持低碳转型 [2][5] - 行业需协作解决数据收集难题,如通过技术工具提升供应链数据覆盖率 [43][45] - 消费品行业的减排经验(如循环经济、可再生能源投资)可复制至科技、制造等领域 [12][21]
带领改变:香港上市公司关键行业的气候信息披露与前瞻
搜狐财经·2025-08-03 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