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Z世代的臭脸,成了代际网暴的原爆点
虎嗅·2025-08-03 12:05

核心观点 - Z世代凝视(Gen Z Stare)成为社交媒体热议现象,表现为长时间茫然无表情的凝视,被千禧一代视为社交能力缺失的标志 [7][10][16] - TikTok话题genzstare视频超1.2万条,Instagram相关视频单条浏览量普遍过万 [7][8] - 代际冲突本质是技术进步(互联网原生文化)与政治经济环境(阶级固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64][69][75] 现象表现 - 职场场景:服务业Z世代员工被批"只干活不微笑",千禧一代认为其态度傲慢粗鲁 [16][19][23] - 社交场景:Z世代面对提问常出现延迟回应或完全沉默,被形容为"灯亮着但没人在家" [10][12][32] - 文化符号化:猪猪侠呆滞表情包成为Z世代自我认同的吉祥物 [3][34] 数据表现 - TikTok话题genzstare视频总量突破1.2万条 [7] - Instagram相关视频平均浏览量达8.4万至135万次 [8] - 美联储数据显示美国前5%高收入群体平均继承遗产超5万美元,中产仅5000美元 [77] 冲突根源 - 技术代沟:Z世代作为互联网原住民形成独特语言体系(如首字母简写),与线下社交礼仪产生割裂 [65][66] - 经济压力:全球Z世代面临6万亿美元遗产继承导致的阶级固化,努力回报率显著下降 [76][79] - 认知偏差:千禧一代存在"玫瑰色回忆效应",美化过去同时贬低当下 [71][73] 行业影响 - 内容平台:TikTok/Instagram算法助推代际标签化内容,形成流量爆款议题 [58][69] - 商业服务:Z世代员工"无表情服务"冲击传统服务业热情标准,可能催生新服务范式 [16][19] - 媒体趋势:代际批判内容成为稳定流量来源,全球媒体对Z世代的负面报道占比提升 [58][69] 历史参照 - 50-60年代摇滚文化中的死鱼眼被视为反叛符号 [49] - 80年代青春片《早餐俱乐部》用类似眼神表达青春期反抗 [50] - 中国70-90后均经历过"垮掉一代"的舆论批判周期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