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具身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启动 - 杭州高新区(滨江)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高地建设推进大会上,星海图、杭州市数据集团、华为、阿里云、传化智联等生态企业共同启动杭州具身智能应用中试基地,推进"数据—算力—模型"一体化发展 [1] - 宇树科技CEO王兴兴获颁首席科学家聘书 [1] 中试基地定位与功能 - 中试基地是衔接科研成果与产业化应用的关键平台,将建设能力供给中心、模型训练中心、场景验证中心、测试认证中心,形成"算力+数据+模型+场景应用"新质生产力 [2] - 基地针对行业存在"大脑"技术不成熟、场景落地难、关键数据紧缺等问题,提供垂直领域真实环境作为"试验场",并作为"加速器"提供全流程服务与政策支持 [2] - 基地依托宇树等杭产机器人,与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合作,重点打造适配多场景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产品和解决方案 [2] 生态优势与资源整合 - 中试基地构建了"技术-场景-资本"闭环生态,整合杭州本地具身智能领域的"最优本体"(宇树科技等硬件企业)与"最强大脑"(华为、阿里云等算力底座) [3] - 传化智联的全国72个智能公路港网络(日均车流量17万车次,入驻物流企业超8500家)为具身智能提供物流场景与数据反哺技术的循环 [3] 资金与产业基础 - 杭州具身智能中试基地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人民币,由杭州市数据集团、宇树科技、传化智联、杭州高新科创集团共同持股 [4] - 2024年杭州高新区(滨江)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营收超2000亿元(占杭州市40%),已形成覆盖芯片、算力、大模型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 [4] 政策与区域布局 - 杭州市方案明确创建具身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强化大脑、小脑、本体等关键技术研发测试,加速"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在制造、物流等场景的规模化落地 [5] - 杭州西湖区云栖小镇建设人形机器人中试验证平台(总投资1.6亿元),一期计划2024年下半年运营,设立四大中心及产业联盟 [6] - 上海智能机器人中试验证平台于2024年3月成立,聚焦垂类模型安全评估与工业软件测试 [6] 行业意义与发展阶段 - 中试基地密集落地反映机器人产业从"技术驱动"向"需求驱动"转型,当前处于突破"场景落地"瓶颈的关键阶段 [6] - 中试基地降低中小企业参与门槛,通过共享设备与场景解决"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的行业痛点 [7]
王兴兴,又有新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