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增258例!佛山最新通报
证券时报·2025-08-03 19:18

疫情数据 - 8月2日佛山市新增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258例,其中禅城区33例,南海区30例,顺德区192例,高明区1例,三水区2例 [1] 疫情防控 - 国家疾控局局长沈洪兵带队赴佛山指导疫情防控工作,强调要发挥联防联控机制作用,压紧压实"四方责任",力争最短时间扑灭疫情 [3] - 强化区域联动和部门协同,盯紧蚊媒控制关键环节,开展多渠道监测预警,构建扁平高效的指挥管理体系 [3] -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常态化开展科学灭蚊消杀,动员群众清除积水,营造整洁生活环境 [3] - 落实新版诊疗方案,加强医疗机构检验检测质控和门急诊管理,规范病例救治,防范重症和死亡 [3] - 强化宣传引导,开展健康教育,增强群众防护意识和能力,构筑群防群控严密防线 [3] 诊疗方案 - 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局发布《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2025年版)》,提高规范化、同质化诊疗水平 [4][5] - 基孔肯雅热由基孔肯雅病毒感染引起,经伊蚊叮咬传播,临床以发热、关节痛、皮疹为主要特征 [5][6] - 截至2025年6月,全球119个国家和地区报告基孔肯雅热本地传播 [6] - 我国白纹伊蚊分布广泛,蚊媒活跃期长,存在"输入性病例—本地传播流行"模式 [6] - 2010-2019年我国发生4起境外输入继发本地病例,2025年7月广东佛山发生境外输入继发聚集性疫情 [6] - 传染源包括急性期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感染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 [6] - 潜伏期1-12天,常为3-7天,急性起病,发热以中低热为主,关节痛为显著特征 [7] - 多数患者关节疼痛数天内恢复,部分可持续12周以上,个别遗留关节功能损害 [7] 治疗预防 - 目前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尚无可用疫苗 [8] - 预防措施包括清除蚊虫孳生地,降低蚊媒密度,个人使用蚊香、驱避剂、蚊帐等防蚊 [8] - 前往流行区的旅行者要提高防范意识,防止境外感染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