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药集采进展 - 安徽省医药集中采购平台发布通知,将阿达木单抗、贝伐珠单抗、利妥昔单抗等8个生物制剂纳入信息填报收集工作,标志着生物药集中采购进入实质性阶段 [1] - 业内预估生物药集采将在2026年前后落地,涉及市场规模近300亿元 [1] - 生物制剂集采准备工作相对更仔细,包括产能、质量、成本等方面,预计从调研到执行周期较长,但2026年执行是确定的 [1] 生物制剂市场概况 - 全球生物类似药市场规模预计从2020年的180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750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17.2% [2] - 被纳入集采的8款单抗类生物制剂涵盖风湿免疫、实体瘤、血液肿瘤等主要治疗领域,总体市场规模接近300亿元 [3] - 贝伐珠单抗、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是肿瘤治疗领域的明星药,国内市场规模分别达到约104亿元、60亿元和40亿元 [5] 各品种竞争格局 - 贝伐珠单抗竞争最激烈,已有13家企业(包括原研方罗氏)竞争约100亿元市场 [6] - 阿达木单抗有8款生物类似药,市场规模约11亿元,原研药修美乐因价格过高在中国市场渗透率低 [6] - 其他单抗类生物制剂均有5-6家企业参与市场竞争 [8] 价格与市场影响 - 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上市后价格大幅下降,原研药修美乐从7600元/支降至1290元/支,降价幅度达83% [7] - 降价驱动阿达木单抗整体市场快速增长,2021-2023年复合增长率达21.3% [7] - 集采可能为阿达木单抗带来"共同把盘子做大"的增长契机,机遇大于挑战 [8] 集采政策趋势 - 国家医保局优化集采规则,不再简单选用最低报价,要求企业对过低报价作出解释并承诺不低于成本报价 [9] - 借鉴胰岛素集采经验,生物制剂价格降幅预计更温和,平均降价幅度为48% [9] - 企业普遍对集采有准备,通过自主研发、充足产能、海外市场拓展等措施应对价格影响 [10][11] 企业应对策略 - 百奥泰表示集采对其是积极影响,公司药品全部自主研发且有足够产能支撑市场需求 [10] - 东曜药业参与省级集采后利润率未下滑,营收保持增长势头,对全国性集采持乐观态度 [10] - 复宏汉霖通过推动创新药商业化、生物类似药"出海"、新生产工艺落地等措施应对集采挑战 [11]
生物类似药集采临近 近300亿元用药市场迎来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