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部署 -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这是继2015年"互联网+"行动后新一轮国家级产业发展重要部署 [1] - 国常会要求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强化示范引领,通过开放场景支持技术落地,优化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强化算力、算法和数据供给 [1] - 国家发改委、国家数据局、国资委等多部门密集推出政策措施,推动高质量数据供给、建设数字新基建、打造"人工智能+消费"场景等 [1] 战略意义 - "人工智能+"行动将助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 [2] -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需抓住技术突破机遇使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规模优势充分结合 [4] - 人工智能已具备解决现实场景复杂问题的能力,对产业降本增效、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作用凸显 [5] 应用落地 - 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不断推陈出新,智能机器人进工厂、进家庭渐成趋势 [5] - 央企在工业制造、能源电力、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行业布局超500个AI应用场景,科研、生产等方面降本增效明显 [10] - 央企将瞄准战略意义强、经济收益高、民生关联紧的高价值场景加大布局力度 [11] 基础设施 - 国家数据局将持续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数据供给和数据流通交易 [7] - 2023年底将实现60%以上新增算力在国家枢纽节点集聚,新建大型数据中心使用绿电占比超过80% [7] - 工信部推动5G和千兆光网普及提质,有序推进算力中心建设布局,提升智算资源供给能力和利用效率 [8] 生态建设 - 将构建开源开放生态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产业发展壮大提供支撑 [7] - 工信部提出到2026年建立完备的算力互联互通标准体系,2028年基本实现全国公共算力标准化互联 [8] - 央企将以龙头企业为牵引构建重点行业高质量数据集,提升通用数据集质量和多样性 [11] 央企布局 - 国资委将人工智能作为央企"十五五"规划重点,打造科技领军企业,孵化培育初创企业 [10] - 央企将加大资金投入壮大发展人工智能的长期资本、战略资本、耐心资本,优化人才引育 [11] - 央企大规模应用场景为AI技术提供广阔空间,可加速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 [11]
多部门协同部署“人工智能+”,全力推进规模化商业化应用
第一财经资讯·2025-08-03 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