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准备好啦!粤港澳三地携手,科技助残赋能赛事全场景
南方都市报·2025-08-03 22:03

赛事筹备与规模 - 全国残特奥会将于12月8日开幕,来自全国34个代表团(含香港、澳门)的9700多名运动员、教练员参赛 [1] - 广东赛区承办残特奥会共有36个场馆,其中22个场馆与十五运会共用,全部场馆已具备竞赛条件 [2] - 残特奥会不设运动员村,不新建场馆,但对无障碍设施改造提出更高要求 [2] 无障碍环境建设 - 组委会编制印发全国第一个大型赛会无障碍建设指南图集,场馆全部达到国家无障碍建设标准 [2] - 广东赛区36个场馆设置2398个无障碍爱心座席,305间无障碍卫生间 [2] - 南海体育中心体育场部署手语翻译系统、闪光门铃和图文标识,珠海度假村酒店配备盲文菜单、盲文开关和盲人导览图 [2] 城市发展与赛事融合 - 广州首次提出全民全龄友好的"零障赛区"理念,深圳启动赛事场馆周边277个重点点位的无障碍环境专项整治 [3] - 深圳去年累计完成152项城市品质提升工程,2025年将再推进80项重点项目 [3] - 赛事筹备与城市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打造全国无障碍建设示范城市 [3] 竞赛组织与分级 - 残特奥会第二次报名意向情况摸排显示,全国将有9735名残疾人运动员、教练员参赛,其中轮椅运动员1323人、全盲运动员416人、听障运动员1146人 [4] - 本届残特奥会将有1600名运动员需要分级,设立1个分级中心和17个分级点 [4] - 组委会安排115名分级师参与分级,保障残疾人运动员公平竞争 [4] 辅具服务与科技应用 - 赛前配置19辆专业辅具服务车,84名技术保障人员,准备维修工具和备用件2000余套 [5] - 推出全国首个包括场馆无障碍信息导览、无障碍协助、盲人步行导航、手语翻译、辅具维修及借用五位一体的服务平台 [5] - 广东省康复产业已形成"千亿级辅具+百亿级服务"的双轮驱动格局,快速应用互联网、人工智能、脑机接口、仿生技术等前沿技术 [6] 康复辅具产业 - 深圳是康复辅具产业首批12个国家综合创新试点地区之一,佛山企业主导研发了国内首款电动轮椅及专门为脑瘫患者设计的轮椅 [8] - 广东轮椅、助行器等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50%至60%,产品出口份额占全国同类型产品的70% [8] - 智能轮椅可实现点对点无人驾驶、全场景避障及风险预警,脑控轮椅通过脑电头环控制 [8] 群众体育活动 - "十四五"期间,全省各级残联组织残疾人群众体育健身活动7000余次,参加活动总人次达45万人次 [9] - 连续5年举办"特奥足球周"活动、"残疾人健身周"活动和中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季活动 [9] - 举办轮椅太极拳、轮椅舞蹈、跳绳等推广活动,推动残疾人体育发展 [9] 粤港澳协同发展 - 组委会建立粤港粤澳常态化联络机制,解决港澳关心的一批事项,并出台《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通关指引》 [10] - 深圳大学连续举办三届大湾区残障事业协同发展交流会,"粤港澳体育湾区发展模式和先行先试实践研究"列入202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专项 [11] - 承办"共享亚残运同迎残特奥体育嘉年华"等活动,为粤港澳三地残疾人群众体育活动搭建平台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