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综合价值管理赋能上市公司形成四大合力
上海证券报·2025-08-04 03:14

上市公司综合价值管理 - 上市公司是多元投资者共同拥有的资产,需将各类投资者的分歧转化为协同发展的合力 [1][2] - 综合价值管理需统筹金融投资人、产业投资人和社会投资人的不同需求 [1][4][8] - 股权结构呈现社会化趋势,法人持股比例从2018年50.7%降至2024年42.0%,前十大股东持股中位数从63.9%降至57.0% [3] 行业差异与发展阶段 - 传统周期和消费板块注重金融投资价值,科技板块注重产业投资价值,金融和社会服务领域注重社会价值 [6] - 初创期和成长期公司需重视技术创新,成熟期公司需平衡业绩与社会责任,衰退期公司需战略转型 [7] - 2024年A股披露独立ESG报告的公司近2500家,披露率超45% [5] 股东分歧与治理 - A股自然人投资者超2亿人,持有流通市值比重超30%,与产业资本大股东存在价值取向差异 [10] - 大小股东在利润分配、并购重组、研发投入等决策上难以达成一致 [11] - 需优化股东制衡机制,建立科学资本分配方案,提高董事会独立性 [12] 技术创新协同 - 产业投资人关注技术颠覆性,企业家更注重经营稳健性,导致技术路径选择分歧 [14] - 过去部分传统行业盲目跟风元宇宙、区块链等领域但无实质成果 [15] - 需建立技术决策流程,深化与产业投资人战略协同,完善创新估值方法 [16][17] 风险分担机制 - 2024年涉及对赌协议纠纷的A股公司案例超400起 [19] - 专业机构投资者受短期业绩排名影响呈现趋同交易特征 [20] - 需采用多元化融资工具,吸引"耐心资本",合理设定对赌目标 [21] 社会价值平衡 - 社会投资人关注品牌信用、绿色生态等长期价值,与短期经济目标可能冲突 [24] - 企业家个人行为对公司价值影响显著,如Meta市值2022年跌65%、2023年反弹180% [26] - 需设立社会责任顾问委员会,开发满足社会痛点的产品实现共赢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