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AC债券发行概况 - 近期国有大行相继发行TLAC债券,农业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合计发行规模达1700亿元,并吸引多元化投资者和超额认购 [1] - 截至7月底,3家国有大行TLAC债券已发行规模合计达1500亿元,其中交通银行发行700亿元(6月400亿元+7月300亿元),农业银行300亿元,中国银行500亿元 [2] - 8月农业银行再获批准发行200亿元TLAC债券,发行期限为8月1日至8月5日 [3] TLAC债券监管要求 - TLAC债券是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为满足总损失吸收能力要求而发行的、具有吸收损失功能的金融债券 [1] - 根据监管要求,2025年和2028年起,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TLAC风险加权比率分别需达到16%和18%,TLAC杠杆比率分别需达到6%和6.75% [4] - 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外部总损失吸收能力风险加权比率须在2025年和2028年初分别达到20%和22%,交通银行该比例须在2027年初达到19.5% [5] TLAC债券发行目的 - 发行TLAC债券主要目的是增强系统性银行风险抵补、处置能力,维护金融系统稳定 [1] - TLAC债券偿付顺序位于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之前,风险溢价更低,有助于降低银行满足TLAC监管要求的成本 [5] - 华西证券研究所预计,2025年至2027年五大行资本债/TLAC债共须净增5.15万亿元,年均净增额为1.72万亿元 [6] TLAC债券投资价值 - TLAC债券信用风险低,交易价值凸显,农业银行首期TLAC债券超额增发100亿元,交通银行两期TLAC债券均获超额认购 [7] - 交通银行第二期TLAC债券为"固息+浮息"双品种,是商业银行首单创新实践,浮息品种付息频率为4次/年,重定价周期为3个月 [8][9] - 浮息TLAC债券估值更稳定,可较好满足投资者稳定净值波动与稳定赚取票息的需求,未来或成为主流供给品种 [9][10]
8月TLAC债券再“上新” 国有大行夯实风险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