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红利释放 “A+H”热度攀升
港交所优化"A+H"上市政策 - 港交所8月1日生效新规,将"A+H"发行人初始公众持股量门槛调至10%或30亿港元市值 [1] - 市场认为新规降低门槛并提升灵活性,释放支持"A+H"模式的积极信号 [1] - 政策推动下,A股企业或成2025年港股IPO主力 [1] "A+H"上市案例增长趋势 - 2023年截至8月3日已有10家A股公司在港股上市,包括宁德时代、恒瑞医药等行业龙头 [2] - 晶合集成、芯海科技、华恒生物等近期公告筹划H股上市,国际化战略是核心动因 [2] - 拟"A+H"企业多为细分领域龙头,稀缺性吸引国际资本,硬科技和新消费企业占比将提升 [2] 监管协作与政策优化 - 香港证监会与港交所推出"科企专线",允许保密提交申请以提升审批效率 [3] - 中国证监会2024年4月发布5项对港合作措施,明确支持龙头企业赴港上市 [3] - 港交所承诺对市值超百亿港元的A股公司30天内完成审核 [3] 资金管理政策支持 - 央行及外汇局优化境外上市资金管理,便利资金调回和使用 [5] - 中国证监会2025年年中会议强调推进制度型开放,释放扩大开放信号 [5] - 专家预期境外上市备案将更透明高效,"A+H"模式发展空间扩大 [6] 市场机构观点 - 摩根大通指出新规使小市值公司可按10%比例发行,大额发行可突破比例限制 [5] - 安永认为国际资本将形成良性循环,产业链领军企业将加速登陆港股 [2] - 中金公司分析政策持续疏通融资渠道,支持企业利用双市场资源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