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整体发展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领域达成超50笔全球合作,总额达484.48亿美元 [1][2] - 154款新药获批临床,16款创新药成功上市,77款药物获得孤儿药等特殊资格认定 [1] - 港股创新药ETF年内涨幅高达58.95%,显著跑赢恒生指数及科技指数 [1] - 中国在研的原研创新药数量已跃居全球第一,加速实现从"制药大国"到"制药强国"的转变 [2] 重大交易与研发突破 - 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60.5亿美元授权协议,刷新了中国创新药单笔交易纪录 [1] - 协议包含12.5亿美元首付款及最高48亿美元里程碑付款 [2] - 迪哲医药自主研发的舒沃替尼在美国实现"零发补"获批,成为中国首个独立研发并在美上市的全球首创新药(FIC) [1] - 6月单月新药临床批件数量达154件,较上月增长9%,其中双抗和ADC药物管线占比提升至32% [2] 出海趋势与挑战 - 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数量、首付款金额及总金额逐年上升 [2] - 肿瘤管线交易占比从2023年的72%降至2024年的61%,代谢内分泌、自身免疫领域占比升至25% [3] - 龙头企业从"产品出海"转向"平台出海",中小药企通过New Co模式降低单一市场依赖 [6] - 康诺亚通过持有Timberlyne 25.79%股权,从技术输出方变为国际股东 [6] 政策支持与支付创新 - 国家医保局设立"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为高价创新药开辟全新支付通道 [1][3] - 国内创新药自费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3200亿元增至2030年的1万亿元 [3] - 医保数据对企业开放,精准阻击同质化研发,加速PD-1等内卷领域的洗牌 [5] 行业分化与技术突破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占比达75.85% [5] - 创新药企业研发支出占营收比重从2023年的157%降至当前的89%,部分企业净利率提升至15%至20% [5] - 东吴证券预测,2030年中国创新药市场规模将突破2.3万亿元,需双抗ADC、siRNA、通用型CAR-T等技术持续突破 [5]
从“制药大国”到“制药强国”加速转变 向新而行国产创新药蓬勃发展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2025-08-04 0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