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学研协同培养高素质人才
经济日报·2025-08-04 06:00

当前,深化产学研协同,优化完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是实现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对接,促进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一招。《2024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我国企业发明专利中的41.0%与 高校或科研单位合作完成,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产学研合作比例突破60%,显著高于总体水 平。如何深刻把握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持续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 面,成为题中应有之义。 近年来,我国产学研融合成效显著,在联合培养、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突破进展。例如, 2019年北京大学与华为共同成立"大一华为数学联合实验室",在数学及相关基础研究领域内联合创新, 为企业的原始创新驱动提供了有力支撑;2020年复旦大学联合广州市人民政府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 学研究院,推动精准医学前沿尖端研究和重大成果应用转化;2023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中国商飞共建 大飞机研究院,打造大飞机前沿探索领域的高端人才培养基地。不过,目前仍然面临人才流动不畅、主 体职责不清、培养定位模糊等难题,因此要从打破人才流动限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施策。 打破地域、身份、年龄限制,处理好高校教师、科研院所研究员、企业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