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协同培养高素质人才
经济日报·2025-08-04 06:00
产学研合作现状 - 企业发明专利中41%与高校或科研单位合作完成 [1] -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产学研合作比例突破60% [1] - 面临人才流动不畅 主体职责不清 培养定位模糊等难题 [1] 产学研合作案例 - 北京大学与华为2019年成立数学联合实验室开展基础研究联合创新 [1] - 复旦大学2020年联合广州市政府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推动成果应用转化 [1]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3年与中国商飞共建大飞机研究院打造人才培养基地 [1] 人才培养机制改革 - 打破地域 身份 年龄限制实现人才带岗带技双向流动 [2] - 鼓励高校教师赴企业兼职 支持企业专家到校任教 [2] - 深化人才管理改革赋予用人单位更大自主权 实行多岗互认 [2] 企业主导作用与学科建设 - 强化企业在产学研人才培养中的主导作用构建一体两翼育人模式 [2] - 超前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急需学科专业集群 [2] - 关注新兴交叉学科生长点动态追踪产业升级培养创新型复合人才 [2] 人才分类培养与国际合作 - 加强拔尖创新人才 重点领域紧缺人才 高技能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培养 [2] - 鼓励优秀人才到国际知名高校研究机构研修 [2] - 扩大中外青少年交流高质量推进国际产学研合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