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古老婺剧的出圈密码(文化中国行·新国潮)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08-04 06:46

浙江婺剧团在瑞典表演剧目《三打白骨精》。 杨霞云在表演"变脸"。 本文配图均由受访者提供 浙江婺剧团在奥地利表演剧目《白蛇传》。 舞台上,由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浙江婺剧团,简称"浙婺")创作的《三打白骨精》甫一开场,饰 演"白骨精"的杨霞云便上演"三连变":短短数秒,3张脸谱接连切换,华服瞬间化作素衣,引得观众惊 呼连连。相关视频在社交平台迅速传播,火爆出圈。 流行于浙江金华、丽水、衢州一带的婺剧历史悠久。明清时期,各剧种的戏班相继涌入金丽衢地 区,与本地的民间音乐、文化习俗相融合,最终形成了高腔、昆曲、乱弹、徽戏、滩簧、时调6种声腔 相互交融的婺剧艺术。《三打白骨精》持续爆火,恰是如今古老婺剧传承发展的缩影:守正创新,用一 个个艺术精品唱响海内外。 创作: 《白蛇传》定妆照。 边演边改 常演常新 "'变脸'借鉴了川剧的表演形式,放在白骨精这个角色身上很适合。"回忆起《三打白骨精》中这 一"吸睛"桥段的设计过程,杨霞云记忆犹新。在此基础上,她在排练中突发奇想:如果衣服也能随之发 生变化,是不是更有冲击力?于是,团队又合力改良了演出服装。 最终演出时,杨霞云饰演的白骨精,通过变脸,配合服装的瞬间更替,将角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