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上证观察家 | 综合价值管理赋能上市公司形成四大合力
搜狐财经·2025-08-04 08:01

上市公司综合价值管理 - 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是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提高市场中长期回报水平的基础 [1][6] - A股上市公司整体质量有所改善,但仍存在长期盈利能力不强、公司治理不完善、技术创新面临"卡脖子"难题等问题 [1][6] - 上市公司综合价值管理的核心目标是将多元投资的分歧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6][14] 股权结构变化 - A股流通市值结构中法人持股比例从2018年的50.7%下降至2024年的42.0%,社会主体持股占比不断提升 [8] - A股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持股合计比例的中位数从2018年的63.9%下降至2024年的57.0% [8] - 2024年A股披露独立ESG报告的上市公司数量接近2500家,披露率超过45% [10] 行业属性差异 - 传统周期和消费板块上市公司金融投资价值占据首位,投资人看重稳定现金流和净资产收益率 [11] - 科技板块上市公司产业投资价值占据首位,投资人看重技术突破、专业壁垒和市场渗透率 [11] - 金融板块和社会服务、公用事业领域上市公司社会价值占据重要位置 [11] 发展阶段差异 - 初创期和成长期上市公司需重视技术突破和商业模式创新 [12] - 成熟期上市公司需做好投资者回报并履行社会责任 [12] - 衰退期上市公司需通过战略转型、资产剥离等方式提升综合价值 [13] 股东利益协调 - 我国已开立A股账户的自然人超过2亿人,持有A股流通市值的比重超过30% [17] - 大股东更关注技术研发投入和长周期回报,小股东更关注短期股价波动 [17] - 上市公司需建立科学稳定的资本分配方案,平衡分红和留存收益比例 [19] 技术创新协同 - 产业投资人聚焦技术颠覆性与独特性,上市公司管理者专注传统经营模式 [21] - 上市公司需建立管理层、技术团队和产业股东共同参与的技术决策流程 [22] - 可与产业投资人共享研发资源,探索合资公司、技术联盟等合作方式 [23] 风险分担机制 - 2024年涉及对赌协议纠纷的A股上市公司案例数量超过400起 [25] - 金融投资人受短期业绩排名影响呈现趋同交易、短期交易特征 [26] - 上市公司需采用多元化融资方式,吸引社保基金、保险机构等"耐心资本" [27] 社会价值平衡 - 社会投资人更重视企业在品牌信用、绿色生态、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表现 [30] - 上市公司需制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双重指标,践行绿色生产标准 [31] - 企业家形象与公司价值紧密相关,需发挥正向社会价值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