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被台账埋葬的养老院
虎嗅·2025-08-04 08:44

行业现状 - 养老行业普遍存在台账负担过重问题,已渗透至护理、厨房、医护、行政等各岗位,形成系统性消耗 [3][4][8][10] - 护理员日均需填写12类表格,涉及48项服务内容,月均数据记录量达1440项 [5] - 44.53%护理员每日工作9-12小时,14.84%超过12小时,超时工作主要集中于行政事务 [6][7] 岗位具体负担 - 厨房岗位:每日处理6类表单,同一数据需在纸质、电子档、监管平台重复录入3次,日均耗时2.5小时 [8] - 医护岗位:每月处理12类文件,包括医嘱执行记录、医疗废物交接单等,诊疗后需额外耗时录入系统 [10] - 行政岗位:80%工作时间用于整理20类台账,如消防自查报告、应急预案等,而非协调服务 [10] 监管与检查问题 - 检查频次过高:2024年Q2全国18家养老机构平均接受5.7次行政检查,最高达11次,重复检查现象普遍 [20] - 标准混乱:消防部门要求拆除防护栏,民政部门却以"防坠楼措施缺失"扣分,机构被迫"检查时拆、检查后装" [21] - 检查类型繁杂:包括部门检查(民政/卫健/消防等)、层级检查(省/市/县)、专项检查、日常自查等18类 [18] 电子化尝试与局限 - 电子化未能减轻负担:护工需在纸质表、机构APP、民政平台重复录入同一数据(如血压值) [29] - 系统割裂问题:民政、卫健、消防系统互不相通,某机构月均重复录入数据耗时76小时(9.5个工作日) [30] 行业呼吁与建议 - 需推动台账"瘦身":明确必要规范,避免过度留痕,合并简化检查流程 [31][32] - 打破数据壁垒:实现多部门系统互通,减少重复录入 [32] - 回归服务本质:减少形式化检查,聚焦实际照护质量而非文字记录 [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