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揭开月球背面演化历史
经济日报·2025-08-04 09:01
月球背面演化历史研究 - 嫦娥六号采回的月球背面样品取得四项重要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于《自然》杂志 [1] - 四项研究分别揭示月背岩浆活动、月球古磁场、月幔水含量及月幔演化特征 [1] - 研究成果首次为人类揭开月球背面的演化历史,颠覆了传统认知 [1] 月球正背面差异研究 - 月球正面平坦且玄武岩平原广阔,背面高地遍布且月海稀少 [1] - 月球"二分性"形成机制仍是未解之谜,过去采样仅限正面 [1] - 此次研究首次基于月背样品开展,填补科学空白 [1] 月背岩浆活动发现 - 首次揭示月背在42亿年前和28亿年前存在两期不同玄武质火山活动 [2] - 表明月球背面可维持持久火山活力,挑战传统认知 [2] 月球古磁场研究 - 首次获得月背古磁场信息,发现28亿年前磁场强度可能增强 [2] - 显示月球活力并非单调衰减而是存在波动 [2] 月幔水含量差异 - 首次测得月背月幔水含量显著低于正面 [2] - 证实月球内部水分布存在"二分性"特征 [2] 月幔演化特征 - 首次发现月背玄武岩来自极度亏损的源区 [2] - 可能指示原始月幔极度亏损或大型撞击事件影响 [2] 科研意义 - 中国探月工程实现科学与工程深度融合 [2] - 研究成果推动中国行星科学从"跟跑"迈向"并跑"甚至引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