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航旅纵横,为什么才想起来卖机票?
36氪·2025-08-04 09:24

航旅纵横平台定位与战略举措 - 航旅纵横在首页突出"民航官方直销平台"标识,强调"0差价、0捆绑、0套路"的直销模式[1] - 平台于7月17日正式上线民航官方直销平台,为航空公司提供直接面向旅客的销售通道,产品完全由航空公司直接发布和运营[4] - 获得国航、南航、东航三大航司及海航航空、吉祥航空等公司的公开支持,被列为与航司官方"同等重要的直销渠道"[3] - 平台发布六大承诺:价格公开透明、无捆绑销售、与航空公司规则一致、无大数据杀熟、信息安全保障、行程单金额与支付金额一致[4] 行业背景与市场痛点 - OTA领域投诉量显著增长,2024年相关投诉量超过17.4万件,同比增长7.13%,机票预订投诉主要集中在退改签政策不合理、高额手续费及价格波动问题[6] - 2024年五一小长假前OTA投诉量超过2万件,环比增长近六成,机票相关投诉占OTA总投诉量近三成[6] - 存在"退高买低"现象,即代理商利用价格波动退票后重新低价预订赚取差价,部分平台甚至出现里程票冒充现金票的违规行为[4][5] - 消费者普遍反映OTA存在大数据杀熟、默认勾选附加服务等问题,航旅纵横的直销模式被视为针对市场乱局的解决方案[6][7] 平台优势与核心能力 - 航旅纵横由中航信移动科技有限公司运营,其大股东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为国有控股企业,托管除春秋航空、九元航空外所有国内航司的GDS系统[8] - 平台数据处理能力领先,航班变动通知速度甚至超过航司官方,源于其民航信息技术服务背景[1][8] - 提供一站式比价和搜索功能,解决单一航司直营渠道无法覆盖多航司比价的问题,未来有望实现跨航司中转衔接[4] - 截至发稿前合作航司数量已更新至"38+",春秋航空、成都航空等正在陆续接入平台[21] 竞争劣势与运营挑战 - 价格对比显示航旅纵横缺乏优势,同航班票价较某头部OTA平台高出10元,航司自营渠道并不保证最低价[13][15] - 国际航线及非主流航司票务仍依赖代理商资源,服务体验与主流OTA存在差距,案例显示国际机票出票延迟三小时且客服响应不足[17][19] - 售后服务体系存在短板,退改签等服务环节不及头部OTA,社交媒体普遍反映客服难联系、处理效率低[19] - 功能相对单一,仅提供机票购买基础服务,未整合酒店、火车等旅游相关资源,而OTA可通过多业务补贴提升综合竞争力[11][20] 市场影响与发展前景 - 携程集团2024年航空售票业务营收为203.01亿元,占比降至38.09%,显示OTA业务模式已向多元化转型[21] - 航旅纵横计划升级服务保障,包括实现所有航司电子行程单与电子发票全覆盖,以及提供航司与平台双重客服支持[21] - 专家指出平台需投入更多资源完善售后体系,而其在资源整合与用户习惯培养方面仍落后于成熟OTA[19][20] - 消费者对直销模式持开放态度,肯定其"省去踢皮球烦恼"的潜力,但强调服务优化是持续使用的关键前提[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