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房企投资局部升温,谁在“加仓”?
36氪·2025-08-04 10:20

行业投资趋势变化 - 百强房企前7月拿地金额同比增长33% 但新增土地建筑面积同比下降1.2% 反映投资向高价值地块集中[1][4] - 新增土地货值达13295亿元 总价6828亿元 货值和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7%和33%[4] - 头部房企新增货值超千亿 中海地产1315.5亿元 绿城中国1116亿元 保利发展943亿元[7] 土地市场热度特征 - 一线城市溢价率大幅攀升至25.7% 上海虹口地块溢价46.33% 深圳前海地块溢价86%[2][3] - 深圳南山地块楼面价达8.4万元/平方米 刷新当地单价纪录[3] - 市场呈现"点状高热"特征 核心城市优质地块竞争激烈[2][10] 企业投资格局 - 拿地金额前三均为央企:中海地产658亿元 绿城中国602亿元 保利发展512.2亿元[1][7] - TOP10房企中民企仅滨江集团1家 拿地金额352.6亿元位列第8[7] - 30家监测企业7月拿地金额529亿元 环比降16%但同比增超50%[10] 区域市场分化 - 资源持续向高能级城市集中 郊区及低能级土地市场遇冷[13] - 上海、深圳、苏州等多城市楼面价纪录被刷新[1] - 北京、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出现民企高溢价拿地现象[7] 未来供应预期 - 2025年下半年预计迎来更多"断供优质板块"宅地入市[1][13] - 城市更新推进和供给侧优化将释放核心城市优质地块[13] - 央国企持续主导核心地块 民企在止跌回稳城市寻找结构性机会[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