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与RoboTaxi商业化 - 上海发放新一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允许RoboTaxi在浦东新区(除陆家嘴外)开展收费服务,运营企业包括小马智行、百度智行、赛可智能、友道智途(上汽集团旗下)[1] - 高盛预测2030年中国RoboTaxi市场规模将达到140亿美元[5] - RoboTaxi正在从实验性产品向"完整负担某种服务的公司"形态转变,形成无需人类直接操作、高效运转的商业闭环[5] 无人机技术应用 - 消费级无人机让普通人以249克的轻巧设备实现专业摄影效果[1] - 救援无人机使用固态电池技术,以每小时0.1度的耗电量实现1000平米的照明[1] - 无人机技术正在从专业领域向消费级市场渗透,展现出广泛的应用潜力[1] 无人设备在各行业的渗透 - 柳工无人装载机进入粉尘弥漫的矿山深处执行作业[2] - Yarbo庭院机器人接管除草、扫雪等庭院维护工作[3] - 新石器无人配送车在国内外城市开展"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3] 无人公司组织形态 - AI驱动的编排与优化能力与无人设备结合,催生"无人公司"新组织形态[5] - 无人公司能够管理大规模无人设备(如100万辆无人驾驶汽车),形成无需人类直接操作的商业闭环[5] - 这种新型组织正在重构成本、空间与效率的定义[5] AI对经济模式的冲击 - AI正在系统性地瓦解人类通过劳动体现经济价值的传统模式,取代范围包括体力和认知性工作[6] - 可能催生"经济被驱逐者"阶层,其经济价值在AI绝对效率面前被清零[6] - 传统经济体系面临"数字极权"或系统崩溃的两难选择[6] 新经济模式可能性 - AI带来的生产力解放可能终结"稀缺性",为"不匮乏"社会提供物质前提[7][8] - 新经济模式可能从"分配工作"转向"分配财富与尊严",以"存在"而非"就业"为中心[9] - 全民基本收入(UBI)等机制可能成为解决方案,解放人们从事艺术、哲学等非市场估价领域[9][10] 技术发展路径选择 - AI可作为人类意志放大器,带来两条发展路径:物质丰富但精神空虚的"终极监狱",或重新定义财富与劳动意义的新起点[11] - 需要"文化奇点"匹配"技术奇点",超越恐惧与控制,选择自由与连接[11] - 最终结果取决于人类选择如何运用AI技术[12]
无人公司的道具们在组团出现,人要去哪里寻找自己的位置?
36氪·2025-08-04 10:56